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传播 > 人物春秋
一朵永不凋谢的红杜鹃——陈奶兰
2013-12-1715:13:00来源:

  陈奶兰1890年生于泗桥,21岁时嫁到浦源镇紫云村。1934年6月,陈奶兰的独生儿子廖光有在凌福顺、郑佛前的介绍下,参加了陈华思领导的闽东游击第六支队。为了支持革命,陈奶兰把楼坪的家,供作地下革命的联络点。1935年她参加了紫云村妇女会,并被选为里村妇女会的负责人,正式任交通员。陈奶兰搞地下交通工作非常出色,她多次把信件藏在发髻、袖袋和裹脚里,挎着菜篮装作出门走亲戚或扮成“讨乞丐米”的婆子,巧妙地瞒过敌人,还多次地深入敌区摸清了敌人的军事情报,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1935年,由郑一成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冬,廖光有被民团恶霸张景钟捕获枪杀。儿子的牺牲,增强了陈奶兰向反动派斗争到底、讨还血债的决心。1936年3月,陈奶兰奉命到政和送信,不料被张景钟抓获。张景钟软硬兼施,把陈奶兰打得皮开肉绽,遍体鳞伤,可她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审讯了好几天,毫无结果。最后敌人知道从她嘴里得不到半点情况,就拉到村外溪边枪杀了。陈奶兰同志壮烈牺牲了,时年46岁,她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革命事业,她那种英勇斗争、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犹如周宁漫山火红的杜鹃花,永不凋谢。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