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东这块红土地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洒下无数革命先烈和福安儿女的鲜血和生命,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范式人等革命战斗过的地方。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是与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存的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闽东革命从1928年在福州西湖成立党小组开始,先后在福建省委和福州中心市委的领导下,经历了5年多的艰苦斗争,使闽东革命的党组织系统、武装斗争、分田分地运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零星分散发展到十分完备。到鼎盛时期的1933年底至1934年上半年福安成为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心,相继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共闽东特委、共青团闽东特委、闽东妇女工作团、儿童团、工会组织、有机关报《红旗杂志》社、有军械厂、有被服厂、有红军医院、有列宁学校。闽东红带会总会(达10万多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人员达1400人)、“闽东北工农红军独立团海上独立营”;闽东苏维埃政府先后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连江、霞鼎、罗源、周墩、霞鼎泰、福安中心县委等10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维埃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分地运动,其中有10万农民已经分到了土地。苏区面积达到1.1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00多万,苏区人民终于盼来了翻身得解放的好日子。
闽东革命处于鼎盛的时期,正是全国土地革命战争处于低潮时期。1934年上半年,蒋介石用100万中央正规军向全国的各个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取得“胜利”之后,全国的苏区、革命根据地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中。蒋介石就将所有的目光、所有的财力、所有的军事设施全部压到剿灭苏区中央红军的身上。7月,蒋介石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置军火,聘请军事顾问和专家;一面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开办剿匪军官训练团,并着手制定围剿计划,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另外,蒋介石不惜战争成本,重金聘请了德国的高级军事专家赛克特制定了全面围剿中央红军的“铁桶计划”。于此同时,共产国际也派出了德国军事专家李德制定了一套“集中式反围剿”的方案,国共两党的政治军事力量便展开了你死我活的较量。
赛克特的“铁桶计划”,是形成以瑞金为半径的150公里包围圈,修筑30个火力封锁线的碉堡,30道铁丝网,用1000多辆大卡车专门运送50万作战部队人员,计划将中央红军一举全歼于江西的赣州、瑞金、于都,福建的闽西一带。
为了应对赛克特地铁桶计划,共产国际也派了军事专家李德,他制定了一套“反围剿方案”。但这个“反围剿方案”套用了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模式,以集中作战的方式应对,这严重背离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具体分析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红军数量少、军事装备质量极差、所需的后援给养严重缺乏。加上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的分散式游击战争方式,导致了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面临国民党四面夹攻的危险境地。
1934年10月24日,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开辟新的发展区域,中央红军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正当蒋介石全力以赴要剿灭中央红军的关键时刻,惊闻闽东苏区的革命烈火已经熊熊燃烧在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之众,且大有向浙南方向迅速发展之势,他万分惊恐自己的老家不日将有被赤化的危险。而当时的浙江正是国民党维持其统治的重要财政保障和军事后援的总部。
为此,于1934年底,蒋介石命令,调集国民党“绥靖”正规军的87师,企图扑灭闽东的革命烈火,但闽东革命党的领导人利用闽东山高林密,沟壑阡陌,江阔海深,纵横自如的自然地理条件,让87师的正规军无法发挥其善于集中作战的优势,面对闽东革命燃烧的烈火扑灭无从下手,只能望而兴叹,悻悻而归。
蒋介石看到闽东革命的大火,不日将有迅速向四周扩及的趋势,他气急败坏,不得已便将已经部署好的国民党中央军力量,进行重新调整,将全部对付中央红军的精力分出相当一部分,投入到对付闽东的“赤匪”上,不惜血本,也不管赛克特精心谋划的这个缜密的“铁桶计划”是专门对付中央红军的,需要有必要的正规军和武器装备的量作为保证的,于是又从“绥靖”区中调集包括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内的52、78、80、81师和新10师,配合闽浙两省的地方保安和地方反动武装达10万之众,对闽东革命进行大举围剿,他们将赛克特的“铁桶计划”也用于闽东革命的围剿,从海上、空中、陆上大举进攻。根据闽东红军已转入山地游击的特点,实行分区封锁、堡垒式推进,采取“驻剿”、“堵剿”、“追剿”相结合的战术,沿途构筑800座碉堡,进行步步为营,层层逼近,全方位、立体式的围剿。
面对国民党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大围剿,中共闽东党组织顽强地领导苏区人民进行了反围剿,为保卫苏区而浴血奋战,但终因面对的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正规军,在敌我双方力量过于悬殊的情况下,在没有上级组织任何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经济力量作后援的情况下,经过一年顽强的周旋,终因寡不敌众,导致闽东革命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地方组织机关被破坏,留守在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陈铁民、施霖、张少廉等无数的革命者惨遭杀害。烈士被杀2150人,根据地群众被杀25000多人,被灭族绝户的5676户,自然村被烧318个,房子被烧34811间,成为“无不焚之屋,无不伐之树,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的人间地狱。在白色恐怖笼罩中,在失去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三年的情况下,为了保存十分宝贵的革命有生力量,闽东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
轰轰烈烈的闽东革命最终失败了。但闽东革命在中国革命处于最关键的历史紧急关头,作出了自己最大的牺牲和贡献。主要体现在:
一、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对中央红军在长征路上进行围追堵截的力量
闽东革命主要从时间上、空间上、政治心理上、军事力量上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对正在进行长征的中央红军“第五次围剿”,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1、从时间和空间上牵制了国民党
中央红军长征的时间是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为标志,时间是1934年的10月24日。李德的反围剿计划失败后,中央红军惨遭损失,红军人数迅速减少,在加上国民党采取天上地下进行全面的围追堵截,到1934年底,中央红军在湖南与国民党遭遇的“湘江之战”后,由原来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人,无论是在军事力量、还是在人员力量、以及在给养供应和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方面,都已经到了最低潮的时期。就在这历史的重要关头,蒋介石接到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的闽东革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居然“匪患”不亚于中央苏区的闽西,使他本来可以专心致志消灭中央红军的精力被分散了。1935年2月,蒋介石开始调兵遣将,对付闽东革命,再加上闽东相对闽西和赣南,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空间上距离十分遥远,一经被蒋介石调集到闽东的军事力量,只能是专用,无力在短期内得到接应和调配,使之在对中央红军的围剿过程中,因力量暂时空缺而无法及时得到回援。因而,从时间和空间上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企图消灭中央红军的力量。
2、从政治心理上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的力量
当时闽东革命的区域范围非常广阔,南有连江、罗源、宁德,西有古田、屏南、寿宁、周宁,北有浙南的泰顺、龙泉、庆元,福鼎、柘荣,东有霞浦,地域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公里,人员达到100多万之众,而且大有向浙南方向迅速发展之势。而浙江奉化是蒋介石的老家,他万分惊恐自己的老家不日将有被赤化的危险,更重要的是浙江是维持蒋家王朝的经济命脉区,于是他惊呼:“闽东军事发展迅速,日来突飞猛进,为向所未有”。[1]“赤色恐怖遍满乡村。” [2]《福建民报》也载文,“闽东匪患之深,实不下于闽西各县,而其中尤以福安、连江、罗源、霞浦各县为甚。” [7]
这种的政治心理压力,让蒋介石不得不从“绥靖”区中调集包括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内的52、78、80、81师和新10师,配合闽浙两省的地方保安和地方反动武装达10万之众,从海上、空中、陆上大举进攻闽东苏区。导致轰轰烈烈的闽东大革命失败了,但同时也让以精密为精髓的德国人赛克特缜密的“铁桶计划”在被蒋介石釜底抽薪后,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大大打了折扣。
3、从军事力量上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
1934年底,“湘江战役”之后,红军数量锐减,当时中央红军正处于最艰难的长征路上,后援断绝,环境恶劣,如果在国民党已有的军事力量实施围、追、堵、截的过程中,再加上被蒋介石调离的8个师的正规军不是压在闽东苏区,而是压在中央红军的身上,那么中央红军的处境可能就更加艰难了。
正是由于闽东“赤匪”的大规模“作祟”,搅得蒋介石坐卧不安。闽东革命从时间上、政治心理上、军事力量上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正规军对正在进行长征中的中央红军大举围追堵截之时,大大削弱的国民党对中央红军围剿的军事力量,使遭到屡屡重创中的中央红军赢得稍作喘息的宝贵时间和机会,得以迅速进入贵州的深山老林中,彻底甩掉了国民党正规军的围剿,最后到达陕北,有效地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宣告举世无双的长征取得伟大的胜利,使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迅速燎原。
蒋介石的调兵遣将,虽然有效地摧毁了闽东革命,但没有达到全部剿灭中央红军的目标。所以闽东革命在那特殊的历史时刻,作出了与当时的中央苏区一样的贡献。
二、闽东革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的贡献
在土地革命的后期的1935年,由粟裕提议成立并命名,由叶飞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1500多闽东儿女「4」,深入到闽浙的边区进行游击战争,开拓了闽东北和浙南的一个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与国民党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初,“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被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进入北上抗日的主战场。在粟裕、谭震林的直接领导下,在苏、常、太一带,保存了“芦荡火种”,开辟了一个又一个抗日战场,在“炸毁虹桥机场”、“黄桥决战”、“火烧浒墅关”等著名的战役中,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让日寇闻风丧胆,赢得了“江阴老虎部队”的美名,著名的京剧《沙家浜》的36个伤病员就是闽东“红六团”的原型。在解放战争期间,“红六团”还参加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闽东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特别是土地革命的时期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的特殊,它所产生的意义也是十分深远的。
(中共福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林玉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