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视野
大力推进闽东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3-12-3111:21:00来源: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旅游的文化就没有活力。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只有两者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才能形神兼备、互融发展、互利共赢。国务院在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西的意见中把建设“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四大战略定位之一,强调要重点保护发展包括红土地文化在内的七种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海西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基地这一“环三”战略定位,提出打造“特色文化之旅”精品旅游线路。所以,无论从国家对海西发展的要求、还是“环三”跨越崛起的需要,旅游业要提高质量和层次,培育发展成支柱产业,必须注重文化内涵,特别要注重既是先进革命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的内涵。

闽东本土文化资源众多,畲族文化丰富多彩,宗教文化名扬海外,茶文化历史悠久,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特点鲜明、史迹众多、事迹感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闽东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努力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闽东红色文化渗透到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使旅游业成为闽东红色文化的载体,增强宁德红色文化旅游对广大游客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宁德旅游产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为此,我们建议:

一、强化宣传。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激情的文化,它是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通过宣传促进闽东红色文化与旅游的融合,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旅游导游词中要突出闽东红色文化内容。建议深入挖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发生在闽东大地上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红色文化,将之编入闽东旅游导游词中,重点收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前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活跃在闽东的革命先驱的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闽东考察指导工作或对闽东工作作过重要指示的史料、曾经在闽东生活工作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事迹。通过导游对游客面对面的宣传,增强闽东旅游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第二,重视影视作品制作。文学艺术作品寓教于乐,其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往往是零星史料的千百倍。2005年我市曾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生死相随》21集电视剧,反映闽东革命英烈马立峰、詹如柏等在闽东革命斗争的历史片段。2009年,我市编导的大型音画史诗《铁军从这里走来》在纪念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75周年大会演出,受到广泛好评。闽东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影视作品的丰富素材。要组织文艺工作者编写电影和电视剧本、风光旅游纪录片解说词,吸引制作商到闽东拍摄电影、电视和风光片。特别要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叶飞、曾志与当地党的领导人马立峰、詹如柏、阮英平、范式人等带领和发动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创建上万平方公里闽东苏区的事迹搬上荧屏,将反映这一斗争史实的影视作品的创作列为“十二五”文化重点工程。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能在中央电视台主要栏目,向全国人民推出反映闽东红色文化题材的优秀影视剧,并在各省地方台播出,让全国人民认识宁德、了解宁德、关注宁德。

第三,发挥广告的作用。将闽东红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融为一体,制作精美的广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不断提高宁德的形象、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注重规划引领、项目支撑、品牌带动。制定全市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利用丰富的闽东红色文化的史迹事迹资源,开发各类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培育闽东红色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景区开发要注重红色文化主题的构建和红色文化元素的渗透,而且必须在打造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亮点上下功夫。

首先,把“闽东红军独立师”打造为我市红色文化的知名品牌和“龙头”。宁德是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闽东人民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闽东大地上,每平方公里就牺牲一名红军战士和四名革命群众。从闽东走出的红军独立师,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三支队六团,现已发展壮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是我省从革命老区中走出的部队中目前唯一仅存在人民解放军序列的一支部队。这支英雄的部队,不仅在抗日战争中转战大江南北,驰骋杀敌疆场,功勋卓著,威震华中,被陈毅赞誉“可做本军的模范”;而且,在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无坚不摧、屡建奇功;并且,在和平年代的98抗洪、汶川地震救灾中,冲锋战斗在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他们的英雄事迹先后被拍成《东进序曲》、《黄桥决战》、《沙家浜》等三部电影。著名戏剧《沙家浜》的故事,就是以新四军六团36名伤病员,在阳澄湖畔坚持艰苦卓绝的斗争为原型创作的,这批伤员中大多数都是闽东子弟兵。因此,闽东也被誉为“芦荡火种”发祥地。

建议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把“闽东红军独立师”作为我市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要内容。在宁德市区的北岸或南岸公园建设“闽东红军独立师纪念园”,并在园中建设反映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并早5年发生且得到叶飞赞誉为“百丈英风”的蕉城虎贝百丈岩九壮士英勇战斗的壮烈场面的“百丈岩九壮士”大型群雕像和“芦荡火种”《沙家浜》浮雕壁画等,这对于传承和弘扬闽东红色文化,树立和展示闽东形象,深化广大市民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环三都澳海滨度假区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此外,建议在宁德市区以蔡威命名,建设一个广场,并树立蔡威塑像,不但可以纪念这位出自宁德、在红军长征路上被誉为“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无名英雄”,还将有利于提升环三都澳海滨度假区的闽东红色文化内涵。

第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将闽东红色文化深深融入旅游资源的开发之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当集中力量,有重点、有计划、有选择地对重要的、有实际开发价值的革命旧址和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开发。山区绿色生态文化旅游线重点建设:如屏南棠口、双溪“新六团”北上抗日出发地的革命旧址群,将之融入大白水洋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中;周宁县应在“十字架上的英雄――革命烈士凌福顺”的故乡浦源建设“凌福顺纪念馆”,树立烈士雕像、纪念碑等,使之成为与鲤鱼溪景点相配套的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沿海蓝色黄金旅游线重点做好:如将福安松罗小坑村畲族妇女蓝金妹“畲嫂救曾志”的事迹整理编入中华畲族宫;加强闽东革命纪念馆建设,重点对陈旧老套的陈列进行改进,应用多媒体技术,变现有的“文物+照片”、“橱柜+玻璃”的静态封闭陈列形式为“声、光、电”、动漫、场景模拟、视频演示、环幕影院等相结合的动态性、参与性、开放性陈列,提升展馆文化艺术品位,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冲击力;进一步把福安柏柱洋闽东革命根据地旧址群打造为让人们景仰和神往的革命圣地。

第三,重视保护和修复习近平同志在闽东生活工作时的场所。建议将1988-1990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闽东生活工作时的居所、办公室、会议室、大会场所(宁德军分区礼堂)、车辆和有关文字影音资料等妥为保护和修复,待条件成熟时对外开放。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主导推动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建议成立由宣传文化和旅游相关部门组成的闽东红色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在闽东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政策、规划、投融资、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当前,亟待政府组建专门班子,通过行政力量,在挖掘、研究、整理闽东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将无形的文化形象化,零碎的文化系统化,精英的文化大众化。只有这样,才能使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