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理论视野
浅谈地方党史正本写作的几点看法
2015-05-0516:31:00来源:

当前,各地党史部门正在抓紧组织编写中共党史二卷(以下简称地方党史正本)的工作。针对党史二卷编纂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结合屏南党史一、二卷的写作工作,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仅为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探讨。从编纂组织形式来看,地方党史正本一是指由党组织授权编写、经党组织审定;二是完整、准确、客观而不是零碎、随意、主观地记述地方党的历史。一句话,是“正史”、“官史”。

一、编纂党史(革命史)正本对编著者有何要求

(一)为何要编纂党史正本

编纂党史正本的目的意义在于:1、存史的需要。2、是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的主体工程。3、是党史部门的主要职责,也是党史部门存在的主要依托。4、有利于扩大党史工作的影响,提高党史队伍的素质。

(二)编纂党史正本对执笔者有那些要求

主要靠执笔者的“德、才、学、识”,也叫做“史家四长”。德,就是个人的立场、品质;才,指写作才能;学,指的是业务基础,史料积累;识,指的是理论水平、见解、观点。

二、地方党史正本的名称和内容

(一)名称问题

地方党史正本也可称为地方革命史正本。正史,顾名思义,是最正规、最主要的史书。正史有私撰,也有官修。我们现在写地方党史正本(正史),当然属于官修性质。所以史书取名问题,也是很严肃的问题。具体落实到屏南县的正本,如一卷应该取名为“屏南人民革命史”。如果不懂编纂体例就有可能把革命史写成当代史或地方志之类的书籍。

(二)内容问题

从内容来看,党史正本是一部完整记述和总结地方党组织领导当地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自身建设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的历史科学著作。

地方党史应包括三个内容:1、地方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成就;2、地方党组织结合本地区实际,贯彻执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和经验教训;3、地方党组织自身建设(思想、组织、作风)的情况和经验。

党史正本是党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历史著作。所谓党性,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为着实现党的战略任务而研究和撰写党史。所谓的科学性,就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实事求是地研究和撰写党的历史。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要注意中共党史与中国现代史、当代史的联系和区别。为什么要弄清这些联系和区别呢?目的就是要明确党史正史写作应写些什么,写多少。党史姓党,在实际操作中,从写作提纲,定章节题目,到选用史料,使用的言语文字,都要围绕党史内容来考虑。不要把党史写成现代史、当代史。在编纂工作一开始时我们就要注意这个区别,在具体编写过程中都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地方党史正本的编纂体例和提纲

(一)编纂体例——章节体

章节体是一种以章节为顺序来编排内容,叙述史事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综合了编年体、纪传体、记事本末体的优点,既能够将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因事立题、分门别类地进行叙述;又注意综合连贯、横向联系,讲清史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同时,编排灵活,篇幅适宜,脉络清晰,简明扼要。用这种体裁写作的一个主要难点是如何分章立节的问题,也就是搞好写作提纲的问题。章节体这种体裁是近代西方人创造的,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近百年来,它已成为历史书籍的主流体裁。

(二)地方党史((革命史)的提纲写作

1、提纲写作的原则和要求。提纲写作的原则是从全面反映地方党史内容着想,遵循因时因事,合理摆布,分章立节三个原则。其中有几个具体要求。

(1)内容要求。即地方党史各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考虑进去,在提纲中反映出来。

(2)时限要求。即这一本地方党史正本所写的是什么时间范围内的内容?其上下限时间如何定?按照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意见,正本第一卷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即从党组织的建立到新政权的诞生。正本第二卷时间范围应从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止。

(3)地域要求。即正本写的是什么地方的党史?我县是行政区域变化较大的县,写作时要定好写到的地域范围。一般要求是以现在的地域范围为主,照顾历史,保持史实的完整性。屏南县旧属福州府,后在民国23年至38年隶属第二、三、八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屏南县属南平专区,1963年8月改属闽侯专区,1970年7月又改属福安专区,1971年福安专署驻往宁德,遂改称宁德地区,屏南县属之。地域方面有几种情况:一是外地(省、市、县)的党组织在本地活动情况;二是本地党组织转移到外地活动的情况;三是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驻在本地或在本地活动的情况。在编写中应该都要照顾到,但详略不同,要有区别取舍,对本地党史影响较大的可多写一点。屏南地处闽东北山区,从建党到现在,行政区划变化较大,特别要处理好与邻县的交叉问题。总的原则是不怕交叉重复,党史资源应该共享。

(4)级别要求。即地方党史正本在不同历史时期要写到(收录到)什么级别的组织和人物?这也要有个规定。一般要求是按早些年编的党的组织史的要求收录。如,县级革命史,建国前部分,党组织收录到党支部以上的组织机构和领导人正职(总支以上收录到委员);政权组织收录到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委员会)以上组织机构和正副职领导人;军事组织收录到连级(中队)以上组织机构和正副职领导人。建国后收录范围也应根据《中共屏南县组织史资料》中规定的级别来写。当然,也有特殊收录的情况,如在隐蔽战线上的组织和人物,妇女,少数民族干部等可放宽级别。这样规定,一是便于检查是否有遗漏,二是免得引起矛盾。如果不划一条线,收了这个不收那个,就会闹矛盾。

2、提纲写作的具体办法

(1)写好提纲是写党史正本成功的关键。提纲就是观点,就是统揽全书的骨架。我们写屏南人民革命史即到章、节、目三部分,一般以几个断代来作为章的依据,如建国前“五四运动至大革命失败”作为一章;“十年内战时期”作为一章;“抗日战争”作为一章;“解放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作为一章。但也有将概论或绪论作为第一章的。根据自身情况,予以调整。

(2)提纲写作要层次分明,文字简洁,不重复,不错漏,不矛盾。提纲的各章就是全书的大支柱,章与章之间是平行关系,所以各章安排的内容、分量、级别大致相等,“骨架”粗细大小基本一致。章节之间是统属关系,章管节,各节服从章。章节的标题要简洁、鲜明,要避免内容重复、错漏、矛盾。

(3)提纲要反复推敲、讨论。提纲定下来后,写作时可能还要作些小调整,这无关大局。定提纲后还有个定字数的问题。即要大致定一下各章字数。从而估计全书字数。

四、地方党史正本的正文写作

地方党史正本写作的总的要求是六个字:可信、可取、可读。可信,就是史料要翔实,记述客观;可取,就是对当前今后有启迪借鉴作用;可读,就是文字通顺、能吸引人。要达到可信、可取、可读的目的,我认为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要写好历史的背景,处理好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历史背景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大背景,即某个历史阶段整个社会背景,二是小背景,即每一事件(主要是重要事件)发生的原因。写好历史背景的目的,是使人们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看到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背景要写好,但不可重复繁琐。

(二)要用史实说话,处理好各种史料之间的关系。史实说话,是史书成功所在。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世界上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人类社会史又分为客观存在的历史(本原的历史)和人们撰写的历史(描述的历史)。描述历史总是与本原历史有距离的,总不能把本原的历史写完整。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二是人们思想上功利主义影响。

要做到让史实说话,一要坚持史德,二要充分考证考核史料。从史料类型来说,不仅要使用专题资料、论文、有关著作等现成的资料,还要使用文献资料、旧报刊资料、回忆资料等原始史料,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不能只见到一本书或一份资料就抄下作信史,不去查找同类其它史料,以致以讹传讹。从史料内容来说,不仅要有党领导活动的史料,还要有人民群众活动的史料。不仅有政治军事斗争的史料,还要有经济文化思想斗争的史料。从史实观点来说,不仅要看我方的史料,还要看友方和敌方的史料;不仅要看与我观点相同的文章史料,还要看与我看法不同的文章史料。打开眼界,分清是非,从中取舍。总之,要充分挖掘、全面利用史料,使全书“证据确凿”,“事实胜于雄辩”,充分显示革命建设的历程,人民的力量和成就。

(三)要做到史论结合,处理好存史与资政育人的关系。存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资政育人。因此我们不光摆事实,还要讲道理。

我们主张“史论结合”,而不是“史从论出”,更不是“以论带史”。史,就是历史实事,论,就是见解、观点。对我们党史工作者来说,论,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光有史料,没有正确的理论观点指导,是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来的。中央的“两个决议”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理解,贯彻到写作中去。用马列主义理论来评价党史,评价党的组织和人物所作的事情的是非得失,应掌握三条原则:一是对社会发展是起了推动前进的作用还是起了阻碍发展的作用?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了还是停滞、倒退了?对党和人民事业是有利还是有害?人民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要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坚持两点论、阶段论,看主流还是非主流,看主观还是客观原因,要对历史问题作具体分析。

讲论史结合,不是每一件事都来评价一番,尤其地方党史,大政方针从上面来,对和错首先在上面。但基层也有值得总结的,要注意抓住一些有本地特点的事件来进行总结。总结评论的具体办法:(1)寓评于述,即“春秋笔法”,一字定褒贬。《春秋》一书上同时讲“杀人”的事,用“诛”就是正义的,用“弑”就是“大逆不道”。我们在叙述事实过程中也有很多褒贬用词,有的要仔细辨别。如攻克、攻占、攻陷,就含义不同。(2)夹叙夹议,边叙述边用两三句话加以评价。(3)条分缕析,用较长篇幅分析评价。

(四)要写出地方党史的重点、特点、亮点,处理好一般与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没有地方特点和特色,就不会有好的地方党史正本。尤其建国后的党史,全国一盘棋。如果到处都是一样的提纲,一样的运动、数字,换一个地名就是另一个地方的党史了。因此,我们必须花时间,通过比较研究(与邻县比,与自己各个时期阶段比),找出自己的地方党史重点(需要重写的东西)、特点(地方特色)、亮点(闪光的人和事)。如屏南的地理位置特殊性,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北上抗日集结地、集训地和出发地等。

建国后地方党史的重点特点亮点如何找?(1)地方固有的特点。如我县是山区,山区穷(经济较落后);(2)执行中央和上级方针政策中冒出来的典型(事件、人物),如“民主补课”事件等;(3)本地冒出来的对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典型。如70年代熙岭公社有个别生产队秘密搞“单干”事件等。

地方党史正本在体例结构上也可以搞出自己的特色。如有的将人物小传插在文中,有的列著名人物或烈士名,有的书末放大事记、专题资料文章,有的有照片图表等。

(五)要慎重对待敏感的有争议的历史问题,维护安定团结局面,处理好内部同志之间的关系。争论的历史问题大致有两类,一是史实问题,史实的时间、地点,组织机构、人物等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争持不下;二 是评价问题,是非功过,得失利害,有不同看法,难以定论。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办法有几种,一是通过讨论得到统一;二是两说并存,都列上书;三是避开不谈,不评论;四是写出报告向组织领导汇报,请组织审定或存档。

(六)要做到文字通顺,行文规范。文字通顺,有三方面要求。一要从语法上做到讲得“通”,符合语法要求,解决好“语病”问题;二要从逻辑上做到讲得准,符合逻辑推理;三要从修辞上做到“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一句话,要用几种方式来表达,看哪句话表达得较好,较鲜明、生动。行文规范,比如组织名称怎么写,人名地名怎么写,数字怎么写,引文和注释及资料出处怎么写,放在何处(什么位置),等等,要按照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相关规定认真执行。

五、把关工作。

要层层审稿,把好三关。即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不要出现影响大局、影响党的威信、影响团结、损害党的形象的问题。层层审,即在主编统稿后,还有编辑组和下属单位审、专家审、老同志审、领导审。要求写出请上级领导审查的报告,有依有据。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