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溪陈氏族谱卷之七
家训引
家训之作,始于北齐颜之推,而唐柳仲郢继之。厥后,醇谨之家莫不有训。盖以人类不齐,且向学者少,非援古据今、耳提而面命之,未有不至于猖狂妄行者也。兹列家训若干条,皆孝弟忠信之语,廉耻节义之谈。有嘉言斯有懿行,后之子孙果能聪听祖考之彛训,大之可以敷奏于明廷,小之亦可以全身而保家矣。
孝亲敬长之训
孔门教人,以仁为宗,而行仁则以孝弟为先,都是从根上起义。然则孝顺父母,尊敬长上,乃百行之原,万善之本也。人能尽得此道,不独邻里亲戚重之,即天地鬼神亦佑之。凡有父母兄长在前者,不可不及时勉旃也。然人家子弟有父母兄长慈爱,又得教以诗书,授以生业,而能显亲扬名,以尽爱敬之道,此乃常分耳。惟在困苦艰难流离颠沛之际,而能竭力尽心周全委曲,务敦一本之恩,无失天显之谊,方为孝敬之至。吾族子孙,其重念之。当勉其难亦勿忽其易也。
尊师取友之训
吕申公有言:“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鲜矣!”盖师所以教我,友所以辅我。故师立,则善人多。友胜己,则德日进。师友一伦岂可忽乎哉?然皆不可以不择也。庸工误器嚣,可再求;庸师误子弟,子弟可再胚乎?师必择经明行修之人,然后以在三之节奉之,虽极竭诚尽礼不为过也。至于友,则职业之与共,朝夕之与偕,潜移默夺,尤为不觉。能择,则正人常亲,虽有匪避之行,亦不复萌。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者也”。不能择,则邪人易狎,虽有美好之质,亦为其所变。所谓“白沙在泥,与之俱黑者也”。言之剀切,各宜猛省。
敬宗睦族之训
一族之人,伯叔昆弟虽有亲疏之殊,然在祖宗视之,皆其一人之身之所蕃衍者也。则亦何一非其所爱者乎。假吾令吾侪揆之祖于涂人,而休戚不相关,有无缓急不相济,揆之祖宗之心,悦乎?怨恫乎?先正有言:“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为心,则天下无不友之族人。”至哉斯语!洵足以砭愚而订顽矣。凡吾裔属其共勉之,务使一族如一家,恩明谊美,和气致祥,则祖泽之所贻,当更日新月异,而未有涯也。
待人接物之规
一凡与宾客及尊长、卑幼、君子、小人相接,仪节故有不同,咸不外乎敬而已矣。若待尊长必须言温而貌恭,情亲而意洽。尊长或不我爱,益加敬谨可也。待卑幼又在自敬其身,苟能尊严正大肃矩整规,则为卑幼者修饰畏惧之不暇,孰得而干犯之耶。一或琐碎亵狎,便无忌惮矣。待君子之敬,根于心,百凡相见,往来交际之礼俱宜从厚。其敬始伸,稍薄则为慢矣。待小人则不然,外若敬而内则疏,包容退让,宁受亏一分,使之自满自愧,于我若无所损。若与之争竞较量,一旦弃绝或发其阴私,斥其过恶,彼必终身怀忿,不至中伤而不止耳。
崇尚节义之训
世间节义之人,皆天地正气所钟。光祖宗、荣亲戚,莫大乎是。人不明此理,但知趋逐势力,动以富者为贤,而于节义之人漠不知崇尚。人心何以能厚,风俗何以能淳乎?吾族但有男子仗义而贫、妇人守节而苦不能自守者。在节义之人,介然特立,固不肯俯首乞怜;而在吾侪岂可不为之虑,而使之失所耶?合族俱当议处资给予,成其美,不得轻慢靳惜。
重勉勤俭之训
勤俭为成家之本,亦保家之道。男妇各有所司。男子以治生为急,于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精其器具,溥其利源,为长久之计。日逐所用,亦宜节省,量入为出,以适其宜。慎勿侈靡骄奢,博弈饮酒,宴安怠惰,以荒其业。妇女夙兴夜寐,黾勉同心,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以供衣服。不事浮华,惟甘雅淡。凡有重务,兄弟妯娌各任其劳。内外勤俭俱无怠忽。如此则衣食常足,而先业不坠矣。
杜绝异端之训
天下之达道惟有五伦,而异端之徒必与相反。如佛氏之弃绝父母妻子,西洋之亲殁不设神主、并禁祭祀之类。灭伦伤化,悖本忘亲,莫甚于此。听信其说,势则父子兄弟夫妇之间,必无恩情,必无礼义。故僧尼与西洋人引诱煽惑,其害无穷。今吾族子孙妇女不许烧香、念佛、与僧尼往来。至西洋教混入四民衣冠之中,犹与僧尼之披缁削发者不同。且其教又善为邪咒迷药,从之者死心塌地,不啻敬神明而亲父母,终身不返。故王法严禁,列之“左道诬民,律不胜诛”之条,此则犹宜痛绝者。不得惑于天堂地狱之说,至身为叛民,罹于法网而不顾也。戒之戒之!
严禁赌博之训
人生四民,各有其业。惟游手好闲之徒,饱食暖衣无所事事,逐流而为赌博。其始犹借口消日之故,其继则大开赌场,引诱良家子弟。呼卢剧饮,忘寝与食。微而服用,大而田庐,出采相博,委弃须臾更言之,可为腐心切牙。严训吾族子孙,各宜猛省。视赌伙如蛇蝎,遇而即避;视赌场如陷阱,过而勿入。秀者勤诗书,朴者力农亩,巧而能者习工贾,大者食力。身列四民之中,虽贵贱不齐,而皆为盛朝顺化之人。以视赌博之徒,令人叱之为鬼、呼之为贱者,不大相径庭乎哉?
【译文】
家训引
家训的创作起始于北齐时期的颜之推,而后唐朝的柳仲郢继承了它。这以后,淳厚谨慎的家族没有不写家训的。因为人类的品性优劣不齐,而且过去求学的人很少,若不是援古据今,耳提面命,就会出现猖狂妄行者。今列出家训若干条,所谈的都是有关孝悌忠信和廉耻节义的话语。有美好的言谈就会有美好的行为,后面的子孙果真能够听从祖先的教诲,成就大的可以上报给朝廷,成就小的也足可以保全自身和家庭。
孝亲敬长之训
儒家教人要把仁作为根本,而实行仁则要以孝悌为先,这都是从根源上来谈义理。既然这样,那么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就是百行的源头、万善的根本。一个人能够完全懂得这道理,不仅邻里亲戚敬重他,即使是天地鬼神也会保佑他。凡是父母兄长健在的人,不可不及时以此勉励自己。为人子弟,能够得到父母兄长的慈爱,又能够得到诗书的教育,并且得到长辈传授给的谋生的技业,因而能使亲人显贵扬名,以此来尽对父母兄长的孝敬之道,这本来就是我们应尽的本分。唯有在困苦艰难流离颠沛的时候,还能够竭力尽心委屈自己,牢记父母教养的恩情,不失去上天显示的情谊,方能够称为孝敬的极致。我宗族的子孙,应该反复研读它,应当努力去实行难做的,但也不要忽略了那些容易做的。
尊师取友之训
吕申公曾说:“家庭里面没有贤明的父亲哥哥,外面没有要求严格的老师朋友,却能够有所成就的人很少。”因为老师是用来教导我们的,朋友是用来辅助我们的。所以,师道能确立,那么好人就多。朋友能胜过自己,那么我们的品德就会天天得到提高。老师朋友的伦理怎么可以忽略的啊?然而,对老师朋友不可以不进行选择。庸俗的工匠做坏了器具,可以重新再做,庸俗的老师如果误人子弟,子弟难道还可以重新再生吗?一定要选择通晓经学、品德端正的人为老师,然后按照师礼来侍奉老师,即使竭诚尽礼也不算过分。至于朋友,有的是与我们的职业相同,有的是与我们朝夕相处,能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是这种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若能够选择,可与正人君子常亲近,即使自己原有的一些邪恶行为也不再萌发。这就是所说的“蓬草生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不能够择友,邪恶之人就容易亲近,即使有美好的品质,也会被对方腐蚀而产生变质。这就是所说的“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这话切中事理,每个人都应该深刻反省。
敬宗睦族之训
同一个宗族之内的人,伯叔兄弟,虽然有亲疏的区别,但是,在祖宗看来,都是他一个人所生育的后代。那么又何必去非议那些自己不喜爱的人呢?如果让我们假设一下,我们将祖宗看作是过路的陌生人,休戚不相关,有急事不相互接济,猜测祖宗的内心是高兴呢,还是怨恨恐惧呢?先正说过这样的话:“以父母疼爱子女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天底下没有不亲近友爱的兄弟;以祖宗关怀子孙的心作为自己的心,天下没有不和睦融洽的亲族。”多么深刻啊!这话确实足以针砭教育愚昧和顽固之人。凡是我的后代都应该用这话共勉,一定要使一族人亲如一家人,懂得感恩,有情有谊,和和气气,招致吉祥。那么,祖宗赠留给我们的恩泽,就会更加日新月异而且无边无际。
待人接物之规
凡是与宾客以及尊长、卑贱、幼小、君子、小人交往,仪节固然有所不同,但都不外乎尊敬对方罢了。如果是对待尊长,必须语言温和而且神情恭敬,表情亲切而且语意和洽。有的尊长或许不喜爱我,那我对他表现得更加的尊敬和谨慎就可以了。在对待卑贱和幼小之人之时,作为长辈其实是为了自己敬重自己。如果长辈自己能够表现出尊严正大,整肃规矩,那么,卑贱和幼小之人连修整装饰自己的行为、害怕被长辈指责都来不及,谁还能够敢去冒犯长辈呢?但如果长辈在细节方面表现出稍微的不庄重,那么他们对长辈也就没有忌惮了。对待君子的敬重要植根于内心,凡是相见往来交际的仪礼都应该周到,这样敬意才能得到表达,如果稍微不周到,就成了怠慢了。对待小人却不是这样,表面像是敬重,内心却要疏远,持包容退让的态度,宁愿受一点亏,让他们自我满足或自我惭愧,这对于我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损失。如果和他们争斗较量,一旦与他们断绝,或者揭发他们的隐私,斥责他们的过失、罪恶,他们一定会终身怀恨,不达到中伤对方的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崇尚节义之训
世间有节义的人,都是天地正气聚集所生。光耀祖宗亲戚的事没有比这更重大的。人们不明白这道理,只知道趋炎附势,动不动就把富贵之人当作贤明,而对于有节义的人却表示淡漠,不知道崇尚。这样的人心怎么能使风俗淳厚,又怎么能使我们的宗族淳厚?宗族内有能仗义却贫穷的男子,有能守节却生活困苦的妇女,他们可能因生活困难无法自我坚守。对于有节义的人来说,他们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本来就不肯低头乞求别人的同情,但我们怎么能不替他们考虑,以致使他们失去所坚守的志向呢?全族的人都应当做出决议,拨出财物帮助他们成就美名,不得有所轻慢和吝惜。
重勉勤俭之训
勤俭是成家的根本,也是保家的正道。男人妇女各有各的职责。男人以谋生为急务,必须在农工商贾之间选择从事一个行业。精通本行业的业务,使财源扩大,以此作为长久的计划。日常所用也应当节省,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以此来作为合理花费的标准。千万不要奢侈骄糜,不要因为赌博、下棋、饮酒、贪图安逸享乐或懒惰使事业荒废。妇女早起晚睡,勉励丈夫同心协力,手执麻绳,从事织布缝纫纳鞋的工作,提供一家人的衣服。不追慕浮华,只甘心于雅淡的生活。凡是有了繁重的任务,兄弟妯娌应各自承担起自己的任务。内外勤俭,都要没有怠慢疏忽。这样,就衣食常足,祖先的基业就不会走向没落了。
杜绝异端之训
天下最通达的道义只有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但异端之流必定和这相反。就像佛门弟子,抛弃父母妻子,断绝人伦关系。又如西方人,亲人逝世不设置神位,并且禁止祭祀这一类活动。这些人灭绝人伦,有伤教化,违背根本,忘记亲人,世间荒谬绝伦的事没有比这更大的。如果听信他们的邪说,那么,势必造成父子、兄弟、夫妇之间没有恩情可言,也没有礼仪可言。所以,和尚、尼姑、西方人对人们引诱、煽动、蛊惑的害处是无穷的。我宗族的子孙、妇女,不允许烧香念佛,不允许与和尚尼姑往来。至于西洋教,混入士、农、工、商之中,与和尚尼姑的披僧衣、削头发的危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况且西洋教擅长念邪咒、下迷药这类本领,使跟随他们的人死心塌地,这已经不仅仅是敬不敬神明、亲不亲父母的问题了。一旦进入迷途,就终身不知回头。王法有严禁西洋教的条例,将西洋教列入左道旁门欺骗百姓的这一类,处死尚不足以抵消罪恶。对于西洋教,更应该深恶痛绝,不能受天堂、地狱之说的蛊惑,以致到了成为叛民、遭受法律纲纪的处置仍不懂回头的地步。千万要引以为戒啊!
严禁赌博之训
人世有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有各的职业,唯有游手好闲之徒,饱食暖衣,无所事事,追逐流俗而成了赌博之徒。开始的时候,还以消遣时日为借口,到了后来,就大开赌场,引诱良家子弟。经常呼叫朋友到酒肆剧饮,忘记了睡觉和吃饭。小的拿出服用之类,大的拿出田地、房屋作为赌彩赌博,顷刻化为乌有,说起他们真是让人咬牙切齿。严令训诫我宗族的子孙,每一个人都要深刻反省。将赌博团伙看作蛇蝎,遇上他们马上回避,把赌场当作陷阱,经过那里也不能进去。优秀的子弟勤读诗书,朴实的子弟尽力耕作田地,机巧而又有才能的子弟学习工、贾。从大的方面说,都是自食其力,可以列入四民的行列之中。虽然四民的身份有贵贱的区分,但无论哪一样都是可为的。那些赌博之徒,在良民的眼中,是被骂为鬼、称为贼的一类人,这些赌徒的行径岂不是与为人的目标相差很远吗?
【家族人物简介】
陈最,字季常,长溪县西北乡廉村(今福安市溪潭镇廉村)人。宋宣和三年(1121年)中进士,授官新昌(现浙江新昌)县丞。时逢杭州兵变,他单骑前往,晓以大义,哗变的士兵感慨地说:“这人忠义正直,虐待他不吉利”,主动护送他回去。在朝廷,高宗有所咨询,陈最总是对答如流,深合其意。高宗在宰相们面前赞扬说:“陈最这人很可爱,议论也很好。”绍兴九年(1139年),他调任左从事郎,上疏说:“河南人民自金人蹂躏践踏以来,对战争很熟悉,而且他们牢记以前受金人屠戮的惨痛教训,有强烈保卫乡里和亲人生命安全的决心。”建议“据险筑寨”,“仿照各部组织,实行府兵制度,使各自守御”。高宗下诏让他会同东京留守郭仲荀负责具体施行。不久,陈最调任礼部侍郎郑刚中的副使,出使边疆,与金国分划边界。当时金国使者是贺景仁的儿子,划界中屡次刁难陈最,陈最斥责说:“你父亲受本朝厚恩,你怎么会是这样?”金国使者气焰受挫,不得不按原来的协议划界。陈最回朝复命,高宗很高兴。当时秦桧力主议和,陈最极力反对,秦桧就把陈最外调到兴国军(现江西兴国县)担任知军。陈最逝世后,祀于乡贤祠。
出处:福安《廉溪陈氏族谱》。
翻译、照片:林毓秀、丁立凡。
人物简介整理:梁丽琪。
搜集整理单位:福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