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家训乡规
古田县李若初家训
2020-07-0815:58:39来源:《宁德家训 乡规民约》

学稼楼题跋

予先世业农。曾大父登云耕余常治釉,因筑其场。场之上鑫盖一楼。至先王父俊英公晚年营茶业,又拓楼为制茶之所焉。先严承先志谨德力田,不幸早逝。母氏守节抚孤,谓赢弱如予,不宜田作,令入学。自是置身士林,于田功未之习也。一九一二年从省垣求学归,其明年应聘为教师,讫于今,留异乡从事教育者垂四十余年。虽然,予农家子耳,于稼穑树艺梦寐不忘。五八年冬退休家居,寝于楼厢。楼临野,开门睹农人春种秋收,辄低徊向往,有不能去者。第念年老力衰,非日能之,愿学焉。识此示子侄辈:继先业安畎亩云尔。

 

[译文]

学稼楼题跋

我的先祖以农为业。曾祖父登云耕种之余经常弹曲,因此修建了场地,场地之上简单地建起一座楼。到了祖父俊英公,他晚年经营茶叶,又拓建楼屋作为制作茶叶的场所。我的父亲严承先祖的遗志谨慎小心地耕种田地,却不幸早逝。我的母亲谨守贞节,抚养我长大,说像我这样赢弱,不适合种田,就让我进入学堂读书。自那之后便置身土林,没有学习过田亩之事。一九一二年从省城求学归家,第二年被外聘任为老师,到如今,在异乡从事教育行业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即便如此,我是农家的儿子,对于稼穑树艺一类的事情却是梦寐不忘。五八年冬天退休后居住家中,坐卧在楼厢之间。楼屋临近郊野,打开房门看到农人春种秋收,便向往不已,徘徊不舍得离开。考虑到自己年老力衰,不敢称能,但是愿意学习。写下这些话用来告诉我的子侄辈:要继承先业,致力田亩。

 

[解读]

李若初,现代知名诗书画家。在外从教40余年后,于1958年退居家乡杉洋夏村,身居“小楼”,日赋诗书画,佳作连篇。且关注农事,缅怀祖德,勉“子侄辈继先业”,特作“学稼楼”题跋木匾,悬挂于住楼厅壁上。惜今此匾失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今者,慕名前来观瞻先生故居学稼楼者络绎不绝。

 

[李若初简介]

李若初(1893-1974年),原名景沆,号凤林老人,古田县杉洋夏庄人。未及周岁即丧父,由寡母余氏带大。年11岁入私塾,民国元年(1912年)入省城罗山学校就读。毕业后先后在霞浦作元中学、福州三一中学及陶淑、毓英女中任教,被福建省教育厅鉴定为首批合格高中国文教员。新中国成立后选为古田县政协二至四届委员。1958 年退休后,又应聘到南平师专、福建第二师院等校,讲授书法及古文。晚年回归故里,独居“学稼楼”,写字作画自得其乐。1974年9月为窃贼宗侄所害,终年82岁。

若初平生精书画,工诗词,善篆刻,为现代诗书画名家。其书法早年学柳公权,行草习二王及怀素,隶书学史晨、礼器二碑。中年之后,融汇百家自成风格,各体皆备。原福建师大黄寿祺教授曾以唐怀素《自叙帖》中“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如铁”之语推崇其草书艺术。

1960年文化部举办全国书法大展赛,他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狂草中堂一副,名列第六。其书法作品在各届省展中均名列前茅。还多次送展国外,所创作的“墨梅诗画”被日本政府收藏。

若初书画雅俗共赏,国内外时有慕名而来求墨宝者。当地乡民尤以得其题字为荣,常请他题字,他亦欣然挥毫。生前著有《鹪寄轩诗草》一册,集有《凤林老人印藏》一册。

 

[家教故事]

先生(李若初)严于家教。“父亲每年寒暑假回家,晚.上都不准我们兄弟几个出去玩,叫大家都坐在大厅里听他说教。‘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一记住,这是先祖方莲公的联句。’他一遍又一遍给我们讲做人的道理,叫我们如何待人处世。”

 

家训出处:《蓝田引月》

作者:李扬强,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搜集整理单位:古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