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家训乡规
福鼎市潋城杨辑家训
2020-07-0816:06:31来源:《宁德家训 乡规民约》

凡宗族废兴何常惟人是恃。今吾族之为人子为子孙者,宁无念前人所以辛苦立门户之意欤?则毋荒於嬉,毋流於薄,毋亦先天之所与我者,毋亦为人之所不为。惟忠可以事君,惟孝可以事亲,惟勤可以保家,惟廉谨可以为吏。惟毋於是言,则可以永赖先世之遗德,而不贻其辱。即又日:今日聚族於此,虽支分派别之不同,而血气周流未始间断也。一旦仅以豪末利害遂反眼,若不识可乎?今日无他虑,也不可不为后世者之永鉴乎?

 

[译文]

大多数宗族的兴盛衰落,经常都是因为人的缘故。现在我们家族为人子孙的,难道没有念及前辈先人辛苦创立门户的意图吗?如果有,就不要把时间精力荒废在嬉戏上,做事做人不要流于形式,也不要依赖老天爷给你的资本,更不要做别人所不想做、不能做的事。只有忠诚才可以辅助君王,只有孝心才可以服侍亲人,只有勤俭才可以保全家庭,只有廉洁谨慎才可以做个好官。只有不违背这些规矩,就可以永远依靠前辈先人遗留下来的优良品德,而不至于带来耻辱。我还有几句话要说:如今我们杨氏聚集族人在此生活,虽然各自的支系宗派有所不同,但身上流动的都是杨氏血脉,一直都没有间断过。如果仅仅因为细小的利害关系就反目成仇,那不是不识大体吗?现在,我虽然没有其他方面的忧虑,但也不能不为后世子孙留下长远的警示鉴言吧?

 

[杨楫简介]

杨楫(1142-1213年),字通老,长溪县潋村(今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与杨方、杨简同为朱熹高足,时号“三杨”。

杨楫平生清廉有守,刚正不阿。任莆田县尉时,闽帅程叔达“移县括逃田”,杨楫屡次上疏指责其过失,叔达表面信服而心存不悦,等到杨辑任期届满到他的府上告辞时,程叔达怒日:“尉格帅命乎?”杨楫徐徐陈对,刚直不屈。于是被罢官而归。漕使林祈深感杨楫节直可钦,遂上书朝廷荐举他。此后,杨楫官至司农寺簿。任职期间,他上札朝廷,力倡“进君子,退小人,勿徇左右之请,以重中书之权。殤执政之臣,可否相济以任忧责,奖廉静之操,禁奔竞之风”。其言深得朝中直臣赞许,遂“除国子博士,转少卿”。其时,台臣中有人因私事想杨辑私下帮忙,杨楫严词拒绝,说:“台有纪纲,学有规矩,当各守其职。”后来,杨楫出知安庆,移湖南提刑、江西运判,终朝散郎,历到之处政声颇著。

杨楫弘扬朱熹理学,早年入朱熹之门。朱子见其专心致志,为学不倦,遂倾力传授。绍熙五年(1194年),朱子因受权臣韩佗胄迫害,归隐建阳考亭讲学。杨楫诣门求教,朱熹遂将自撰部分文稿交给他,嘱其迅即整理付梓刊行。杨楫受托,便日夜劳作不息,还为朱熹的力作《楚辞集注》题跋。此跋阐述朱熹注《楚辞》之缘,表达对其横遭迫害之同情。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诬推行“伪学”,“庆元党禁”因此而起。杨辑系其高足亦受牵连,遂辞官归隐。翌年,杨楫将朱熹迎至潋村(今潋城村)家中,并潋村附近设石湖观请朱讲学。不久,朱熹欲赴浙江雁荡、天台,杨楫一路随行,取道桐山时,经邑人高松(朱熹高足)故里西园(今西门),师徒同登双髻山一览轩,

朱熹在一览轩作闽东之行最后一次讲学。

朱熹抵浙后,旧病复发。时值庆元五年(1199年)秋冬之交,欲返建阳。

杨楫悉闻之,旋即赴浙探望,与朱对榻研讨理学,勾留月余。不久,朱熹在给林提的信中说,与杨楫“相聚甚乐,比旧顿进,知有切磋之益”。朱熹病逝后,杨楫悲恸不已,遂在石湖观供朱熹像,每逢朱熹忌日便往奉祀。嘉定四年(1211年),灵峰寺重建,杨辑为之作《重建灵峰寺记》。杨楫卒后,葬于礼澳草堂山下。邑人将其以乡贤祀奉。生前著有奏议《悦堂集》。

 

[家教故事]

潋城杨氏,在有宋一朝人文辈出,仅有志记载的进士就有9名,曾经出现杨惇礼、杨兴宗(惇礼孙)、杨谦之(兴宗侄)、杨继祖(兴宗弟)、杨辑(兴宗从弟)、杨武(兴宗侄)“一门六进士,百年出百宫”的盛况。庆元六年庚申(1200年),杨氏编修族谱,潋城杨氏第十二世祖杨楫为之作序,该段文字摘自该族谱的序言中,流传至今已近千年。杨氏先祖杨惇礼、杨兴宗、杨楫等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深刻影响族里的后辈。杨氏家族历经唐、宋、元、明、清五朝,其后人仍能时刻谨遵其教诲,为官者延续不断,考取进士、入仕为官者多达百人,且多为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之人。而受到后人的称颂载入史册者,不计其数。杨氏家训浓缩了杨氏.历代祖先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之道;读书治学、立身成才之道;和睦亲邻、理家聚财之道;为官仕宦、经邦济世之道。

 

出处:《潋城杨氏宗谱》

家训、翻译、人物简介、家教故事整理者:董其勇

搜集整理单位:福鼎市委党史方志室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