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溪,因有东西两溪环绕镇区而得名,名称始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984年),至今已有千年之久。双溪镇位于屏南县东北部,历史上自屏南立县始,至1950年以前,一直都是屏南县县治所在地。境内山环水抱,北依屏山,前屹高峰。双溪之东流自水竹洋,西流自天台山发源,二水至双溪西南隅水尾会合。立县之初,邑人有感于双溪之美,概为屏南八景,即:三台拥翠、两涧迥澜、文峰挺秀、杰阁凌云、印山积雪、钟岭残霞、南桥春霁、北寺钟声。2007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双溪镇分新、旧城区。新城区位于镇区西部与东部,环绕旧城区而建;旧城区之内,大多为明清以来古民居建筑,尚存有旧县衙、文庙、城隍庙、古庙宇、古宗祠,以及几十家百年老字号店铺等,街巷狭小,鹅卵石道路纵横其间,原貌基本尚存。双溪镇自五代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年)陆氏宗先肇基至今,已历1094年。千余年的文化沉积,为双溪镇留下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纯朴的民情民俗民风。双溪古镇与著名国家级地质公园白水洋、名胜风景区鸳鸯溪景区毗邻,并于2006年12月荣膺“福建十大最美乡村”及“闽东北亲水游全国十大假期旅游最佳线路之一”殊荣。
双溪镇文物古迹类型多样、数量丰富,镇区及镇区周边的文物古迹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以及大量的乡土古建筑等。双溪镇的文物古迹,按类别可以区分为古城古街、塔桥路亭、宫庙衙署、祠堂建筑、民居建筑、牌坊碑刻、水井湖池、古墓葬等等。自明代以来每年都举办元宵民俗活动,双溪元宵灯会主要内容有:舞香火龙、舞白蛇灯、彩坪巡游、踩高跷、鼓亭音乐、香亭、舞狮子、花灯巡游等。开县以后,增加了游城隍等踩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