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镇名村
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
2024-11-1209:05:47来源:

棠口村原名棠溪,因位于棠溪与白溪交汇口故更名棠口。地处屏南县境中部东北侧,省道202线穿境而过,南距县城6.5千米,北距白水洋10.9千米。平均海拔850米,总面积164平方千米,设13个行政村,下辖71个自然村。自古以来就是屏南县最主要的文化、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棠口乡的乡政府所在地。20121月,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棠口村地区现居住有周、黄、张、危、苏等姓氏村民,其中黄姓主要居住于黄厝,约有千余人,棠口村本村约3300人,以周为主姓,其余各姓不过10余户、不足百人。因此,棠口村呈现出周姓聚族而居的格局。棠口村前纳白溪、棠口溪、九曲溪之水,归流缠玄武而去,汇入霍童溪。远望东峰尖双鸾峰,周围群峰屹立,又有浮山、坑山等作为屏峰。背窝靠在以林公岗为右、龙心岗为中、三圣夫人岗为左形成的“M”形拱臂内。村落格局经开基祖周文桂等精心规划,后人陆续营建,有“棠溪八景”之咏,即:双峰耸峙、两涧潔洒、虹桥雨霁、松岛春光、金台积雪、石印堆云、古寺晓钟、新宫暮雪等。

棠口村以周姓为主体,整个村落建筑以周氏宗祠为中心向四周铺开,是典型的聚族而居的山地村落格局,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主要古迹建筑总数达150多处。由廊桥路亭、祠堂宫庙、民居大厝等各类古建筑组成的棠口古建筑群,既是棠口这一山地古村落景观建筑的核心组成与精华所在,也是闽东北山地乡土建筑的完美展现。而近代教会西洋建筑,作为异质文化符号,与传统乡土建筑相映成趣。还有革命旧址“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部旧址”保护碑。

棠口村传统文化非常丰富。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显示,棠口村共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其中民间文学类10项、戏曲类3项、民间美术类2项、民间手工技艺类2项、生产商贸习俗类3项、消费习俗类2项、人生礼仪类3项、岁时节令类3项、民间知识类3项、游艺活动类1项。每年农历正月十八、三月十六日和十月初九日,村里举办庆贺神诞和祭祀活动。“迎林公”已成了棠口村的主要民俗活动之一。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