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区概况 > 名镇名村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
2024-12-0420:26:18来源:

位于福安市康厝畲族乡东北5千米处的提刀山小盆地。凤洋,1949年前称“凤翔岗”因位于凤翔山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间由坂中乡大林村迁入芹菜洋,再移迁于此;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困儒乡钦德里十六都;民国35年(1946年)属穆阳镇凤曹保。辖7个自然村,全村245户,1296人,主姓钟,纯畲族村。整个村落建在凤翔岗下,山清水秀,古树参天,涧水鸣跳,村口左右山脉环抱,古榕树成排为篱,把护着整个村庄的门户。整个凤洋村四面青山环绕着众多参差不齐的古民居,显示着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古韵悠扬的景象。

现存“孩儿撑伞”式古民居,房子以四周墙体和屋子中间唯一的一根顶梁柱共同支撑屋架与屋面,上覆瓦片而成,是畲族特有的早期民居建筑,是我市畲族民居建筑发展史上重要而影响深远的代表性建筑。林公大王宫、钟氏宗祠、钟林贵墓、革命遗迹,著名的畲族革命代表人物钟阿伱。传世文物有法事图,清嘉庆年间绘制,共16幅,高120厘米,宽60厘米。采用工笔渲染手法描绘,色彩鲜艳。画上内容为道教人物,数量众多,神态各异。手抄歌本,内容多为叙述历史故事、爱情故事等。凤洋村保持着“正月十一”迎“林公大王”游村庙会;正月初一、农历五月五、七月十五祭祖;正月初五“开正福”、农历二月二“土地福”兼“春福”、三月三的风情节、立夏“夏福”、立秋“秋福”、八月十五、九月九等传统节日,既隆重热闹又极富民族韵味。

凤洋村还是宁德市第一个设立畲族文化站的畲族村,从1955年11月成立至今,有藏书千余册,收录了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盘歌文字资料近50万字,并写成册供大家翻阅交流学唱,对挖掘保护畲族传统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承起着很大的作用。1984年由该村文化站发起的首届农历正月十一庙会对歌会,随后几年宁德市文化局和该村文化站共同主办了第二、三、四届对歌会,为挖掘和发扬福安畲族传统盘歌文化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06年9月,被宁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第二批“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