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田运动与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
2025-04-2316:21:29来源:

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即在全区范围内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和苏区的各项生产建设。由曾志参照闽西苏区的分田经验,主持起草闽东苏区分田大纲,在柏柱洋36个村进行为时一个月的试点,而后以梅花形、波浪式的方法全面展开。曾志还深入部分农村,与畲、汉农民代表一起讨论分田大纲,具体拟定:红军家属每人分产量500斤的水田,全劳力每人分400斤水田,妇女、儿童每人分350斤水田,畲、汉两族同等对待,畲族妇女按全劳力标准分配。当时福安大部分地区、霞浦、寿宁、柘洋、宁德部分地区以及连罗山区的广阔地带都进行了分田。全区五六十万农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

分田运动的全面深入开展,打破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各级苏维埃政府采取措施,用最大的力量支持与帮助群众恢复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使整个苏区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正当闽东土地革命如火如荼之际,福建事变失败了,形势又发生急剧变化。1934年4月,福州的党组织遭敌破坏,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陈之枢被捕叛变,电召叶飞赴榕设计诱捕。叶飞途经三都,共产党员、地下交通员、百克医院医生丁立山及时通报了福州中心市委已遭破坏的情报。叶飞当即折返福安,迅速通知各地党组织切断与福州方面的联系,同时派出交通员通知连江县委切断和福州的联系,使闽东和连罗的党组织得以保存免遭破坏。从此,闽东地方党组织与上级机关失去联系。6月,福安中心县委与连江县委在福安柏柱洋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由书记苏达、组织部长叶飞、宣传部长马立峰及委员詹如柏(9月后代理书记)、曾志、阮英平、阮仓、林孝吉等组成。闽东临时特委先后下辖10个县委和1个特支、1个工委,共有2200余名党员。临时特委的成立,使闽东苏区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加强了苏区的武装斗争和各项建设。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