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先遣队途经闽东与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
2025-04-2316:21:55来源:

1934年正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最艰苦时期,为了打破敌人“围剿”,扩大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党中央决定将红七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取道福建,北上闽浙赣地区。8月先遣队进入闽东苏区,在闽东和连罗地区红军游击队配合下攻占罗源县城和福安穆阳镇,并在宁德赤溪阳谷村会见闽东红军和苏区主要领导人,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介绍了中央苏区党、政、军建设经验,留下了部分枪支弹药;闽东苏区接收安置了一批先遣队伤病员,并应先遣队要求在苏区开展了征兵活动。而后,先遣队经寿宁平溪、下党等地进入浙江。

抗日先遣队途经闽东,带来了中央苏区的斗争经验,在军事骨干、武器弹药等方面支持了闽东红军,推动了闽东苏区的建设和发展。闽东工农武装继红军独立团成立后,又有新的发展。1934年春,福安中心县委派曾志前往霞浦西洋岛,将柯成贵海上武装队伍收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海上游击独立营(又称霞浦海上游击队),营长柯成贵;3月,在连江下宫成立了闽东红军(连罗)海上游击队(又称海上游击总队),队长张家武,连同福鼎县海上游击队(1933年8月成立,队长陈宝鼎),在福鼎至连江沿海一线共有了3支海上游击队。6月,在霞浦成立了闽东红军第10独立团,团长连成法(后叛变)。闽东临时特委成立后即着手筹建闽东红军独立师。先遣队的到来,使成立独立师的条件更趋成熟。9月底,由闽东红军独立第2团和连罗地区的闽东红军第13独立团合编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宁德支提寺正式成立,全师3个团,共1600余人,940多支枪。师长由先遣队干部冯品泰(后叛变)担任,叶飞、赖金彪分任政委、副师长。从此,闽东苏区有了一支特委直接指挥的主力红军队伍,连同各县独立营、警卫连、赤卫队、红带会等,全闽东共有数万人的革命武装。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