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升级的反共摩擦,闽东特委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与国民党当局既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从1939年底开始先后组建了闽东主力游击队,闽东游击纵队、宁德县游击队、古田人民游击队以及沿海地区的抗日游击队等10余支抗日反顽游击武装,还发展壮大了特委机关教导队。闽东党组织依靠这些游击武装力量作为坚持团结抗战,反对分裂投降的重要基础,同日顽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1940年,中共宁德县委发表《为应付闽东屡次摩擦事件沉痛告各界民众书》,揭露顽固派制造反共流血事件的种种罪行,指出顽固派的反共、分裂行径是当前抗战中的最大危险,为了制止摩擦事件的继续发生,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时局好转,巩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闽东抗日民主力量唯有站在自卫立场,以牙还牙,坚决实行武装反击。
在自卫反顽斗争中,闽东特委和抗日游击武装注意利用顽固派的内部矛盾,各个击破,坚决打击极少数罪大恶极者。8月,闽东游击纵队以小部武装对宁德第三区署采取强硬手段,给汉奸区长以严厉惩处。不久,又捕杀给顽固派通风报信,制造横坑事件的周墩碧岩反动保长。同时,向各界严正声明:抗日武装采取这种自卫反击政策,完全是为了坚持抗日,为了保护抗日统一战线。只要国民党有关人员能从此改过自新、爱国爱民,坚持团结抗战,将既往不咎,继续与之合作。如若不然,将采取“更厉害的手段,坚决不放松”。这种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孤立打击了顽固势力,争取团结了坚持抗日的进步力量。
为了加强对闽东抗日反顽斗争的领导,福建省委先后派左丰美、王一平、张翼、黄扆禹、刘捷生等到闽东,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张翼任书记。1943年后,党的领导机关及部分武装转移到古田、屏南、宁德等边界地区活动,遵循中共中央的指示,认真贯彻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把合法斗争与隐蔽的武装斗争相结合,坚持抗日反顽斗争,击退了顽固派一次次反共逆流,保存和发展了抗日民主力量,终于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