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洋暴动与闽浙赣游击纵队成立
2025-04-2316:27:16来源:

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闽东各地党组织认真执行党中央指示,积极宣传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与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发动内战的阴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撕毁《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再次挑起全面内战。中共中央随即作出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进攻的决定。同年11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南平黄连坡召开全省党代会。会议期间,由于敌人的不断袭扰,先后转移到古田际面、石坑、饭甑岩、六空、半山、小禄和南平大禄、建瓯油坑等地流动举行,历时52天,至1947年1月15日结束。会议传达了党的七大精神和中央对福建游击战争的指示,作出《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的决定》,并根据中央指示改福建省委为闽浙赣区党委(后改为闽浙赣省委),成立区党委城市工作部,所属各特委亦改为地委。

会后,闽东北地委在古田上地村召开扩大会议,形成了《关于领导闽东北游击战的意见》,组织部署开展爱国游击战争。区党委书记曾镜冰直接给各地委发出指示信,要求选择有利的一点加以突破,以推动全局,并亲临古田隆德洋,具体指导发动澄洋暴动的准备工作。4月8日夜,古田澄洋村打响了闽浙赣地区爱国游击战争的第一枪,游击队兵分两路包围、镇压了该村反动恶霸2人,摧毁了澄洋及其附近的反动势力,收缴了分散在乡间的枪支弹药,许多青年农民、学生纷纷报名参加游击队。次日,闽浙赣游击纵队正式成立,下辖2个支队,共300余人枪,司令员兼政委左丰美、副司令员刘捷生。紧接着,城工部古田县委在岭里村也发动了武装暴动,成立了城工部古田人民游击队。不久,中共浙南特委将福鼎和泰顺两县武工组合并成立浙南第3县队,活动于闽浙边鼎平泰地区。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