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闽东地区从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立到全国解放,前后经历了23年的艰辛革命历程。闽东人民自从认识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后,便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交给了党,交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这20余年的历程中,闽东党组织屡仆屡起,始终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领导全区人民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据老区、民政部门调查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全区被敌毁灭村庄1031个,被敌杀害20044人,被灭绝户17364户,被烧毁、拆毁房屋131621间。全区7326人被评为烈士(其中畲族510名)。
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永远镌刻着闽东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做出的贡献。
许多闽东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留下了永恒不灭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激励无数后来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是共产党人的基本素质。许多闽东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和追求,矢志革命,百折不挠,终生不渝。他们弃小家顾大家,不畏艰苦,不惧淫威,宁折不弯;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和同志,却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第一位为闽东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的年轻共产党员郑长璋,年刚弱冠之时就背弃家人要他“读书做官”“为郑家光耀门庭”的意愿,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立即致书家人,坚信“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在大革命的洪流中,他凭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为人民谋解放的赤诚,返回家乡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开展早期工农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大革命失败了。1927年4月27日,年仅26岁的他血洒福州鸡角弄,他短暂的一生为闽东人民树立了舍生取义的光辉榜样。
被徐向前元帅誉为“无名英雄”的蔡威,原名蔡泽鏛,出身宁德富豪之家。早年的他就不满封建统治,积极寻找救国救民之路,投身革命事业之中。大革命失败后被捕时年仅20岁,因未暴露身份,经保释出狱后辗转上海等地和鄂豫皖苏区,继续从事革命斗争,他是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二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由于他的出色工作,多次破译敌人密电码,为粉碎敌人对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为党为人民立下了不朽功勋。1936年9月,红四方面军长征第三次过草地时病逝于甘肃省岷州卓坪村。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忠于党忠于革命事业的坚强意志走完了短暂而又闪光的29个春秋。他常说:“为了明天,我们要干啊!”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正是他对崇高理想刻意追求的心声,他的一生虽短暂,但对党的事业的贡献却是巨大的。
江平是第一个牺牲在闽东的外地干部,祖籍长乐,在来闽东之前曾四次被捕入狱,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机智的斗争,一次次化险为夷,继续为党的事业而斗争。1933年9月,在创建闽东苏区的斗争中,壮烈牺牲在敌人的乱刀之下,以他25岁的青春年华留给闽东人民永恒的忆念。
闽东独立师二团团长潘伯成于1934年6月与在斗争中相识的战友刚刚结成伉俪,仅相聚短短几天,就为了共同理想,毅然各自重赴战场。可是这一别竟成永诀!11月初,潘伯成牺牲于收复柏柱洋的战斗中,年仅26岁。特委召开了追悼会,号召全体军民学习他顽强的斗争意志和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取意“立马吴山第一峰”的马立峰,是闽东苏区主要创建者之一。闽东革命初期,福安斗争屡遭挫折,一度沉寂,县委一些领导人悲观消沉,而他却借倍受风雨吹打的“石马”为题,写下“嫩草百堆宁闭口,长鞭一策岂回头”的诗句,抒发不畏艰苦,不怕挫折,革命到底的豪情。1933年初不幸落入敌手至“闽变”时才获释出狱。在狱中,他经受了32次残酷刑讯,身上留下了香烙刀砍的道道伤痕,最长的达一尺多长、半寸宽。但他坚贞不屈,还与难友一起组织狱中斗争。在他担任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之后,更是与群众同甘共苦心连心,处处为群众谋利益。“福安出个马立峰,算来心肝第一忠;会替人民做事情,四处领导闹红军;百姓都肯听你话,四处营盘驻转来;民团对你都无法,几多枪支尽缴来。”当年流传的这首民歌唱出了苏区群众对他的爱戴。1935年初,他留在地方坚持斗争,带领部分游击队战士,掩护独立师突围转移,帮助群众疏散隐蔽,坚壁清野,尽量减少损失。在那异常艰苦的日子里,他常常严肃地告诫干部战士“今日苏区是处在黑暗与黎明交替的一瞬,谁不坚定就是革命的逃兵,革命的罪人”。 2月8日,马立峰在柘洋黄柏乡下坪凤落洋(凤洋坝)遭叛徒围捕,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苏区群众闻知噩耗,失声痛哭:老马殁了,饭碗打破了。足见他与群众的血肉情感。
特委代理书记詹如柏闻讯更是悲痛欲绝。为了替战友报仇,重振斗争局面,他化装寻找独立师,不幸落入虎口。敌人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妄图降服这位坚强的共产党人。面对劝降,他嗤之以鼻,不仅不为之所动,反而唇枪舌剑,历数敌人的种种罪行,身遭酷刑,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在关押期间向监狱中的看守们宣传革命道理。1935年3月18日,这位铮铮铁汉被紧锁双镣,捆在椅子上抬往福安赛岐黄土岗刑场。他神态自若,笑迎死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激昂地向群众演讲:“我们共产党是穷人的党。蒋介石这个卖国贼,是帝国主义的狗腿,他双手沾满革命人民和共产党人的鲜血。我死没关系,还有其他人。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共产党总有一天会胜利!”这悲壮的誓言有如讨贼檄文,响彻天穹,如同利剑,直刺敌人心窝。刽子手们网罗一批反革命家属用锥子、剪刀丧心病狂地往他身上、头上乱戳乱割,耳朵被割下,头部被扎破……。残酷宰割长达2小时,浑身鲜血淋漓,体无完肤。最后,一柄尖刀刺入他的胸膛。一颗伟大的心脏终于在一群恶魔的虐杀中停止了跳动。英雄的身躯倒下了,但共产党人慷慨就义,笑赴黄泉的伟大形象永远铭刻于人民心中。
闽东独立师副师长赖金彪是广东大埔县人,也血洒闽东大地。1935年初,独立师转移途中,他多次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主动承担断后狙击任务,掩护部队突围。3月1日,宁德、福安交界处的赤溪官岭附近的茶洋突围战中,他平端机枪猛射敌群,将火力引向自己身边,部队脱险了,他却身负重伤不省人事。敌人将他押解请赏,20多公里崎岖山路血迹斑斑,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敌人割下他的首级,弃尸荒野。至今,烈士的遗骸仍不知所踪。闽东人民永远铭记这位生命定格在29岁的一代将才,闽东人民万载传诵他的英雄事迹。
闽东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叶秀蕃,出身寿宁鳌阳小康之家,生前写下“社会尚未安定,家庭何须建设。人生义在奋斗,观念应抱牺牲”的誓言,并为之身体力行。1928年,他抛弃舒适的家庭生活,辞别新婚不久的妻子,开始了改造不平等社会的革命实践。即使在闽东革命最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初期,也丝毫未曾动摇“人生义在奋斗”的誓言,顽强坚持斗争。1935年5月,被叛徒杀害于寿宁官宅,时年31岁。
凌福顺,他以24岁的年华在闽东人民心中树起一座共产党人不惧淫威、宁死不屈的永恒丰碑。1936年4月,时任周墩县独立营营长的他只身潜回浦源村了解敌情,不幸被捕。任凭敌人威胁利诱,酷刑拷打,他的回答是:“我是共产党人,决不投降,也不想当官。要杀就杀,不必多说!”斩钉截铁,掷地有声!20多天后,他以遍体鳞伤之躯逃离关押地,不料被敌人发现,全城戒严,再次落入虎口。4月25日,刽子手们将他剥光上身,五花大绑地押往周墩西门大柳树下,用四寸长的铁钉将他钉在十字架上,用匕首、锥子在他身上乱戳,把他脸颊、手臂、大腿、胸脯的肌肉一块块割下,惨状目不忍睹。临死之前他迸力高呼:“父老乡亲们,死没有什么可怕,我凌福顺会绝代,革命永远不会绝代!革命要永远从红莫从白……”这呼声,是誓言也是遗言,永远回荡在人民心中,万古不灭!
宁德虎贝东源村的百丈岩有“闽东狼牙山”之称。1936年9月,独立师一部在东源村被3个连的敌人包围。二支队队长阮吴近等20余名战士奋勇抢占村后制高点百丈岩阻击敌人,掩护部队突围。战至弹尽,只剩下9个人了。眼前,敌人狂叫着“抓活的”蜂拥而至;背后,陡壁峭崖,百丈深渊,已无退路。九壮士镇静自若,宁愿战死也不当俘虏。他们砸烂枪支,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毅然集体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烈士们英勇献身的壮举与巍巍百丈岩齐观,气吞山河,万古不朽!
安周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畲族共产党员钟日住,在1937年2月敌人“清剿”畲乡竹洲山根据地时,沉着组织党员、畲族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设在畲村的兵工厂、枪械所、后方医院等疏散转移后,又指挥群众撤退,自己不幸被捕。任凭敌人用锥扎,沉河闷溺,挖去眼珠等种种酷刑,折磨达16天之久,他始终坚守秘密,拒不向敌人提供任何情况,最后英勇就义。
木匠出身的霞鼎中心县委书记许旺1937年6月被捕后,回答敌人劝降的是“做木人有句话,钢凿能断不能弯,利斧会缺不卷刃。要许旺的头有一颗,要许旺叛变革命万不能!”许旺生前素还以克己奉公,坚持原则称著于霞鼎苏区。即使是自己的亲属,如若违反苏维埃法令,也决不宽恕。1934年8月,他曾果断严厉地处置了违法的堂叔、堂兄。他这种不徇私情,大义灭亲的事迹至今仍为群众交口称赞。
福鼎高滩村,当年在闽浙边一带享有“钢铁堡垒”之誉。1937年9月,为掩护在这一带宣传抗日的革命同志,这个当时不满百人的小山村一下子被敌人抓去56名群众,其中有身怀六甲,被誉为“闽浙边区的女英杰”的金维娇和她的丈夫、小叔以及不足周岁的女婴。任凭严刑拷打,金维娇只有一个信念:要死死自己,决不害同志。眼看着3名群众和自己的丈夫、小叔倒在血泊之中,她没有低头,没有怯懦,圆睁仇恨的双眼怒斥敌人:“你们这帮土匪、强盗、吃人的豺狼,你们听着,共产党是杀不绝的,千千万万的人民是杀不绝的!你们的末日快到了,总有一天人民要向你们讨还血债!”恼羞成怒的敌人残忍地割掉她的舌头,又一刀一刀割下她的双乳,最后连同尚未出世的胎儿一起倒在敌人的屠刀下。这就是我们的人民,他(她)们也是真正的英雄!
……
还有许许多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闽东先烈、共产党员和各族群众,他们都为闽东人民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告别这个世界时都只有二三十岁,最大的也不过40来岁,正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他们都未能亲眼看见自己为之献身的事业的最后胜利,但他们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而且是需要几代人的奋斗。因此,他们义无反顾,毫不吝啬地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奉献出一切,乃至生命。
如今,先辈们为之奋斗和献身的崇高事业已经实现了。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2个年头,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先辈们永垂千古的光辉典范一定能继续鞭策、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