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霖,福安溪柄田头岗人,曾就读于福州国立专修学校,精通文墨,常替人写诉状、打官司,在福安颇有名气,但他不图享受,自动放弃安逸生活,毅然投奔革命。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委员、霞浦县工委负责人等职。他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福安下南区和霞浦边区从事革命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受人欢迎,人们都尊敬地称他为“先生”。
1930年,施霖以看风水为名,到霞浦上永溪乾楼村(今属崇儒畲族乡)进行秘密革命活动。他针对当时农民的心理,给他们讲解财主为什么会富,穷人为什么会穷的革命道理,发动大家起来参加革命。这位地理先生讲解的革命道理,很快在霞浦的溪乾楼、后樟、三斗、五斗、龙潭、龙虎岗等畲族村贫苦农民中传开了。施霖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庄播下革命火种后,接着又来到西胜、里马、杯溪等地传播革命火种,并在这些地方物色培养了一批先进分子参加革命。这批人后来成为杯溪农民武装暴动的骨干。
1933年秋,闽东党组织利用国民党十九路军“闽变”以及国民党军队南撤的有利时机,组织发动全区性农民武装暴动。福安中心县委召开执委会议,决定向霞浦发展。会后,这位身为中心县委委员的“地理先生”便同“南詹”(詹建忠)等来到霞浦青皎地区,仍以地理先生的身份,进行革命活动。他编写的《白扇诗》通俗易懂,很受贫苦农民欢喜。人们在劳动之余唱着:“一把白扇画牡丹,国民党世界贼当官,穷人没食又没顺(穿),财主米谷堆成山。二把白扇画牡丹,要想革命当红军,红军就是共产党,领导穷人把田地分……”这首《白扇诗》在当年很是流行,成为宣传发动群众、制造革命舆论的有力武器。
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青皎地区四十七村农民举行了武装暴动。暴动队伍抄没了当地土豪劣绅的浮财,打开谷仓分掉粮食,烧毁地契、债据。队伍还组织四百多人,分水陆两路攻打国民党盐田镇公所和海关,没收盐田二十一户地主稻谷四百多担,用船运回南塘上海边暴动指挥部。暴动胜利了,贫苦农民笑逐颜开,地主老财却怕得心惊肉跳,四处奔逃,青皎地区很快建立起苏维埃政府。
乘着暴动胜利、农民武装红带会力量壮大的有利时机,1933年底,施霖和马立峰、任铁锋等在福安松罗岭头召开霞浦各区、村骨干和红带队长会议决定攻打霞浦县城,施霖先后两次率领青皎地区七个红带中队,配合闽东红军围攻松城。虽未能克,但声势浩大,大大震慑了敌人,使敌人龟缩城内不敢出动。大片农村为我控制,很快建立起革命根据地。
攻城未克后,施霖同南詹等人回到青皎地区,在南塘下青山村建立霞浦县工作委员会,继续领导打土豪、筹财政、建立革命根据地。他还派人到大南的洪江、武岐、大京、积石、界石等村(今属长春乡)开辟新区。
正当霞浦县工委领导各地建立党的支部和苏维埃政府,将红带队改为赤卫队等工作取得成绩时,国民党新十师派一个营,在营长徐英的带领下,配合小马、溪南等地大刀会,围攻了青皎地区、烧毁洋中厝、七罗洋等村房屋,枪杀我红带队员等十四人、群众三人,制造了“青皎事件”。
“青皎事件”后,施霖同南詹等接受教训,认为干革命光靠土制武器不行,要设法建立一支武装队伍。于是他们将打土豪得来的银元等,用来购买枪支弹药,并收编了一股土匪,组建了青皎游击队,队伍有一百多人,二十多支枪。但由于用人不当,重用的土匪头谢阿大、谢阿细不久叛变,杀死了游击队长肖佺弟等人,然后拖枪投敌。刚组建的游击队即遭破坏。发生了这一事件,施霖和南詹等心情都很沉重。但他们并不气馁,决定从头开始,将坚持下来的游击队员组织起来继续干。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先后攻打了宁德青山、斗帽和霞浦下浒盐仓、牙行等。队伍又迅速发展壮大,全队有八十多人,四十多支枪。同年6月,施霖将这支队伍带到富积岐村,改编为闽东红军第十独立团(简称红十团),任命连成法(西胜水竹桥村人)为团长。
红十团组建后,县工委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革命运动又蓬勃开展起来。为了进一步扩军,施霖同南詹研究决定,将打土豪得来的银元、鸦片等交团长连成法运去福州购买枪支弹药。不料连成法到福州后竟花天酒地,把带去的钱全部花光,一支枪也没买。在返回途中,一位同去的游击队员指责了他几句,即遭他杀害并抛尸海中。对于这样严重的事件,身为县工委主要领导人的施霖和南詹,不敢作严肃处理,只是批评了几句。连成法不思悔改,竟然叛变了,谎报西胜到了一个大土豪,他带队伍赶去抓捕,把红十团的四十多支枪全部拖去投敌。由于平时革命警惕性不高,以致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施霖和南詹等一点也不知道。当叛徒连成法带着叛军来捉捕詹建忠时,詹还不知道,结果在吴家洋村被捉走了,后来被敌人枪杀于霞浦城关。
连成法的叛变和南詹的牺牲,给施霖打击很大,加上当时国民党军进行全面“围剿”,革命转入低潮,形势严峻,但这些丝毫也动摇不了施霖的革命信念。他同福霞县委书记曾志、闽东苏维埃政府秘书长张少廉等,于南塘某山头秘密楼开会,商量到沿海岛屿去开辟新区,进行游击战争,待到形势好转时再打回来。会后,他同张少廉等前往沿海的界石村(属长春乡),又以看风水为名,在界石一带秘密活动。张少廉则扮作出家人到界石菜堂吃素,利用菜堂作为革命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后来施霖又扮成教书先生,在界石附近的斗米村教书,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施霖后被其义子林桂元出卖,1935年春于界石村的海边被敌人捉捕,后来英勇就义于福安赛岐。
施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的光辉业绩已载入党的史册,霞浦人民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