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浙边区流传着一首《合抱枫之歌》:
山重重,叠叠峰,
李家山上挺立两株合抱枫。
债累累,租税重,
千心万眼盼红军。
合抱枫,年年红,
千年生根摇不动。
穷人穷,力量众,
红军带领万人众。
万人众,红军红,
李家山下灭国军。
合抱枫,年年红,
火烧山头遍地红。
福鼎前岐境内的李家山有两株古老的参天枫树,相距数米,枝叶纵横交错,相互合抱,合抱枫由此得名。
1936年秋天,正是枫叶泛红的季节,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李家山。消息传开,群众奔走相告,李家山像过节般热闹。
驻扎李家山附近矾山的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团蠢蠢欲动。8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有个姓葛的敌连长带领一连士兵进犯李家山。由于“清剿”红军挺进师的情报早已被我军截获,当敌军刚到村外时,就被埋伏在合抱枫右侧的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此战歼敌一个连,我方无一人伤亡。
当晚,红军挺进师在合抱枫的树干上挂起两盏汽灯,举行了庆功大会。会上,边区青年纷纷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刘英、粟裕望着这动人情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各自题写了“打破旧世界”“建立苏维埃”有力醒目的标语。几位红军战士用钢刀刮去合抱枫树皮,在两人合抱有余的树干上划出一块高三尺、宽二尺的黄白色长方形,将题词分别镌刻在两株红枫上。从此,合抱枫成了红军胜利的象征,成了鼓舞边区人民斗争的一旗帜。
不久,红军挺进师实行战略转移,当地的反动军队多次窜到李家山进行疯狂“搜剿”。一个深秋的夜晚,前歧“搜剿”队和桥亭联保处的一伙团丁包围了李家山。敌人把村里的群众驱赶到合抱枫下,架起机枪,挥舞刺刀,威逼人们供出游击队的去向。人们像合抱枫一样挺立着,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知道!”蓦地,有个国民党保长发现合抱枫上的题词,惊呼了起来,敌队长挥舞着马刀,驱使士兵砍掉合抱枫。
“不许砍!”七十多岁的廖常伯从人群中挺身而出,面对刀枪,毫不畏惧,用身子护住合抱枫。
“不许砍!”随着震撼着山谷的喊声,人们手挽着手,围着合抱枫,筑起一道道人墙。
敌人被吓得连连后退,敌队长把枪口对准了白发老人,廖常伯的老伴见状猛扑上去,罪恶的子弹夺去了这对英雄夫妇的生命。
人们怒吼了,挥起拳头,捡起石头,扑向敌兵。就在敌人惊慌之际,游击队的枪声响了,敌人丢下十多具尸体,仓皇逃窜。
这以后,敌人对李家山的“清剿”更加凶残。全村七十多间房被烧毁,合抱枫繁密的枝叶也被烧成光秃秃的枝干。但是,李家山人民怀念红军的心是烧不灭的。
苦尽甘来,李家山人民终于盼到了翻身做主人的日子,深深扎根在这红色土地上的合抱枫也逢春而发,巍然屹立。